一、试验准备
1.理论准备掌握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测定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2.仪器准备: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装置。
3.试样准备:用于测定的试样。
二、操作步骤
2.测定试样,测定结果出现异常,查找原因。
3.参照下表,总结出现测定结果异常的原因。
4.根据所查找的出现测定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
5.实施解决方案,确认方案实施效果。如问题解决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问题仍然存在,则继续查找原因和制定、实施解决方案,直至出现测定结果异常现象消除。
6.重新进行样品测定。
影响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测定结果的因素:
1、环境介质
原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中,环境应力开裂有明显的不同。通常认为高极性、低粘度、低表面张力的试剂是zui有效引起开裂的试剂。
解决方法:选择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的环境介质。
2、环境介质的配制及浓度
原因分析:试验证明,环境介质的浓度和放置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解决方法:环境介质的配置浓度要按标准要求进行配制,每次试验要使用新配制的介质溶液。
3、刻痕
原因分析:试验证明,刻痕刀片;刻痕深度;试样刻痕、弯曲、置于试样保持架及放入玻璃管整个过程所用时间及刻痕时的温度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解决方法:刻痕的刀片必须光滑、无卷刃;刻痕的深度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对试样刻痕、弯曲、置于试样保持架及放入玻璃管的过程须在5min内完成。刻痕时,如室温较低,可先将试片提高温度再刻痕。
4、试验温度
原因分析: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对结果带来影响
解决方法:试验温度必须是50℃±0.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对结果带来影响,所以恒温浴面必须高于浸泡介质的液面,避免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