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熔融指数仪的温度梯度
一般在购买熔融指数仪时往往注重的是它的温度精度,是0.5℃还是0.2℃,实际对熔融指数仪来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叫做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是怎么形成的呢,在熔融指数仪的加热炉中,电热丝在炉体的所有位置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电热丝密的地方,温度相对较高,电热丝稀的地方温度相对较低,这样就形成了料筒中不同位置的温度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就叫做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的存在会影响测试的精度。国家标准对温度梯度做出如下规定:
1、试验温度在200℃以内时,温度梯度zui大不得超过±1℃。
2、试验温度在200℃~300℃时,温度梯度zui大不得超过±1.5℃。
3、试验温度在300℃以上时,温度梯度zui大不得超过±2℃。
二、熔融指数仪厂家分析常见故障诱因
熔融指数仪在测试时,应小心放入样品,避免粉料和粒料进入熔融指数仪内部电子板,导致集成电路散热性能差,容易出现故障。水平仪校正时应在熔融指数仪炉膛不升温的冷却情况下进行。
熔融指数仪活塞杆(也称料杆)在料筒内孔中能保持垂直运动,依靠轴线的两点定位,一是料杆的测量头部与料筒内孔的0.075mm左右的公差配合,二是料杆中间部位与导向套之间的公差配合,使料杆在料筒内既能自由上下运动,又不会歪斜,保持垂直。而且从理论上讲,使用的年限越长,摩擦系数越小,越灵活。操作时,导向套良好的固定,能有效防止料杆弯曲变形,这是测试人员经常会疏忽的。而且,测试人员很少注意到料杆的灵活运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熔融指数仪活塞杆上有明显的薄薄的一层焦化物,即时每次都认真清洗活塞杆,这层沉积物还会慢慢形成,同时导向套的内壁还会疏于清洗,这样,使用一段时间后,活塞杆和导向套之间的配合变差,越来越粘滞。
熔融指数仪导向套未妥善地放置,以致没有起到导向作用而使活塞杆歪斜,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引起的后果则是直接影响到熔融指数仪测量结果值的偏小。
另外部分客户实际工作中工作量较大,工时较长,经常24小时连续工作,导致熔融指数仪折旧较快,发生故障的几率较高;
实验室工作环境对熔融指数仪的正常工作也有很大影响。熔融指数仪一般在室温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必要时应开启空调;并且应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不应有大量灰尘及粉尘。